Skip to content
高校人才网
  • 双一流
  • 研究生院
  • 民办高校
  • 独立学院
  • 高校
  • 百科
高校人才网

高校人才网

高校人才招聘服务平台|舟航科技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Toggle search form

[中国农业大学] 2011年 研究型大学如何深化本科生教改(《中国教育报》)

Posted on 2011年2月21日 By gxrcw [中国农业大学] 2011年 研究型大学如何深化本科生教改(《中国教育报》)无评论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条件等方面,有一些共性特点。这里结合我校改革试点工作,对于深化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培养目标与改革目标

    改革,就是围绕着培养“三有”人才的需要,改变、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一些做法

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最终要实现的效果。评价一项本科生教育改革措施的好坏和成败,唯一的标准就是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效果。角度不同,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我认为可以用“三有”来表述: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

有知识,就是具有丰富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分为两类:谋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知识。谋生的知识,是与职业直接相关的知识,毕业时找工作有用;这方面的知识越多,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越大。生活的知识,与职业不直接相关,但却可以丰富人生,尤其是精神生活和心理感受。这两类知识不是绝对分割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待知识,不应采取过于狭隘短视和急功近利的态度。

有能力,是做事的需要。这包括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又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学习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用的知识。而如果找不到现成的知识,就需要去进行创造。创造能力是一种很高级别的能力。二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正确判断,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三是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表达中最重要的不是词句的华丽,而是思想性、逻辑性和说服力。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我国大学普遍重视不够,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四是团队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只有把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练好了,才能把事做好。有了好的团队工作能力,再加上远见和谋划能力,领导力就有了。五是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即不光懂得宏观思维,还善于微观操作,会把科学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措施。

有责任感,是做好事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这涉及到公民意识、道德意识、跨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等。责任感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最终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对自己的责任感与对社会的责任感。所有个人生活中的不良习惯,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感,就是对待他人的责任感,最低要求是不能为了追求自己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更高层次的表现,是把个人快乐融入到关心他人中去,关爱弱势群体、包容不同文化、促进社会发展。所有的精英之才,都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都是为他人的福利而操心的人。

“三有”的获得,途经不尽相同:知识,要通过学习和思考;能力,要通过学习和锻炼;责任感,要通过教育和熏陶。改革,就是围绕着培养“三有”人才的需要,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改变、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一些做法,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和水平。

改革重点与关键环节

本科生教育改革首要之举,就是在取消所有转专业的门槛,并且可以多次申请转专业

本科生教育改革,问题复杂,涉及面广。从现有基础出发,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招生制度。这需要以国家的高考制度改革为前提条件。在完善自主招生方面,可以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实行“统分结合”:在年初增加一次全国统考,以统考成绩为基础,选取两倍或者多倍数量的考生进入学校面试,面试以各个专业为操作单位进行。在完善统考方面,应实行完全的平行志愿制度。

改革转专业政策。设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其所爱,学其所长,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基础,也是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首要体现。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大学新生的专业选择,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不是其真正的优势所在或兴趣所在。因此,允许学生入校学习一段时间后重新选择专业,就非常重要。这也是国外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国内高校转专业普遍存在门槛条件,规定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可以转专业。这是一个悖论: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恰恰是因为不喜欢和不擅长现专业。因此,我校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首要之举,就是在取消所有转专业的门槛,并且可以多次申请转专业,每学期受理一次。在可容纳能力范围之内,各学院不得拒绝学生转专业申请。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也许还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大方向不能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

改革考试方法。大学应重视“授人以渔”,培养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这个道理说起来再浅显不过,也很少争议,但现实中,满堂课灌输知识一学期,给一两周复习,最后以一张考卷定成绩,仍然是常见的教学考试模式。这导致不少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心,而到了期末才突击复习。这种教学考试方式,必须改革。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把平时的作业、讨论课、开卷考试、口试和课程论文等等结合起来。这样的考试方式有助于避免死记硬背,促进能力的提高。当然,这样的考试方式,也意味着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校决定从今年就开始启动考试方法改革。

强化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都至关重要。大学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在新生和低年级阶段尤为显著。因此,让新生尽早地接触到名师大家,非常重要。我校多年来以“睹名家风采,开拓视野;与大师对话,启迪人生”为宗旨,举办“名家论坛”,效果较好。另外,我校还出台了规定,要求所有教授都要为本科生上课,鼓励学科带头人为新生和低年级学生上课。南京大学开设新生研讨班,让学生尽早参与讨论,主动思考,值得借鉴。同时,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和各种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很重要,我校在这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传统。导师制也是一个重要途经,鉴于老师数量有限,可以考虑利用研究型大学众多的博士生,让博士生做兼职导师。

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动脑与动手,密切相关;只有懂得实践操作的人,才能有符合实际的创新性思维。近些年来,大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已经广为诟病。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抓具体落实。我校将组织各个学院,制定出各个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技能,列出清单,分解到年级,逐一落实。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可能做到理实兼备,知行合一。

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本科生毕业后如果直接就业,那么,复合型人才通常更适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需要强化双学位(辅修专业)教育,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双学位(辅修专业)教育。为此,需要提高双学位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质量,改变双学位(辅修专业)的课程质量不如本专业的现象。一方面,要尽可能地让选修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生同本专业的学生同班上课;另一方面,如果需要专门开班,也一定要配备比较强的师资力量,或者实行同一教学团队负责的办法。此外,还可以采取一定的额外课酬,鼓励优秀教师讲授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

强化英才培养。为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很多学校针对智商出众的学生开办不同形式的特殊计划。我校就设立了生物科学试验班和信息科学试验班,制定更严格的培养计划,实行全面的导师制度和参与研究计划制度等。这种类型的试验班主要是适用于培养研究型人才。此外,也需要考虑针对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需要的英才计划。这就是,把不同专业中的特别优秀的学生挑选出来,组织起来,在正常的本专业培养计划之外,再添加一些培养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识教育和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表达力和领导力。我校正在积极筹备建立这种类型的英才计划。

加强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方式,无非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走出去,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较长时期的。加强教育国际化,可以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来自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能够弥补国内的不足;而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氛围,让学生的视野更广阔,思路更开阔,思想更立体化。

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

    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层,都受到习惯制约,对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本科生教育改革,受着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方面,高中及以前的应试教育方式有不利影响,加之独生子女的特点,使得大学新生的依赖性强,主动性和独立性较弱;教师方面,责任心和教学质量水平不平衡,研究型大学教师对本科生教育的投入时间相对较少;教学条件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仍然起着重要限制作用;理念方面,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层,都受到习惯制约,对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本科生教育改革通常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难以找到一个非常简便的效果衡量指标。

为克服上述困难和约束,需要采取各种保障措施。我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有的已经初见成效,有的还需要继续做更多的努力。

第一,充分调研和形成共识。这一阶段要回答改革什么,为什么改革,是否有可能改革等问题。维持现状,不需要理由;而改革,则是需要理由的,并且需要强有力的理由。这是避免乱改革和瞎折腾的金科玉律,也是为了避免“改革疲劳症”的重要原则。本科生教育改革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学院领导和广大老师的合力,而取得合力的基础是取得共识。我校先是在全校会议上进行发动和宣传,然后组织考察团到国内外大学进行调研,尤其是到国外著名大学调研。考察的过程,既是学习国内外经验的过程,也是形成共识的过程。

第二,周密设计和分步推进。这是回答如何改革的问题。这需要从培养目标入手,考虑现有可能条件,明晰总体框架构想,然后制定出具体的分项措施,同时考虑分步推进计划。要尽可能把各种因素考虑周全,先从最需要改革(如自由转专业)或条件相对成熟的方面着手。对于条件尚不成熟的,可以先定一个方向,然后再逐步探索。对看准了的,既要果断决策,大胆推进,也要注意稳步循序,避免反复和半途而废。

第三,人才引进与教师培训。再好的教育改革方案,如果没有优秀的老师来落实,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校近年来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建立了专门的校级委员会,对所有的引进和招聘人员进行面试,严把入口关。对于现有教师,则是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师的培训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教学研修和教学管理进修。

第四,制度保障与结构调整。我校的教师考核制度非常宽松,在科研方面没有任何指标规定,但是在教学方面,却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规定了教授和副教授每年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最低课时数;在职称评审条件中,教学效果和担任辅导员工作都是重要必备条件;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招生结构,引导非主流专业减少招生数量,而将主要精力用在上好基础课、公共课和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上面。

第五,经费投入与条件支撑。本科生教育改革,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支撑。有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保障,改革措施的推进会更为顺利,效果会更好。这包括教学设备购置与维修、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

(发表时,有引题“维持现状,不需要理由;而改革,则是需要理由的,并且需要强有力的理由”, 2011年2月21日)

北京,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研究生院 Tags:中国农业大学招聘

文章导航

Previous Post: [北京邮电大学]校团委招聘启事
Next Post: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关于实施《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行政人员兼课暂行规定》的通知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官微【高人网】,获取高校招聘信息

最新招聘

  • [山西师范大学]2023年高层次人才招聘-人事部
  • [山西师范大学]2023年高层次人才招聘-人事部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2023年公开招聘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人员笔试成绩查询通知
  • [山西师范大学]2023年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公告-人事部
  • [山西师范大学]2023年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公告-人事部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关于组织申报学院2023年度清廉学校建设专项研究课题的通知
  •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劳务派遣岗拟聘人员公示
  • [西湖大学]工学院金泽鑫实验室博士后招聘启事
  • [南京林业大学]拟新进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示(44)
  • [南京邮电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批)

招聘词云

东北师范大学招聘 中国人民大学招聘 中国农业大学招聘 中国医学科学院招聘 中国政法大学招聘 中国海洋大学招聘 中国矿业大学招聘 中国计量大学招聘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招聘 北京协和医学院招聘 北京大学招聘 北京邮电大学招聘 医学人才招聘 南京大学招聘 南京林业大学招聘 南京邮电大学招聘 博士后招聘 厦门大学招聘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招聘 吉首大学招聘 天津理工大学招聘 宁夏大学招聘 宁夏师范学院招聘 宁波工程学院招聘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招聘 安庆师范大学招聘 安徽大学招聘 山西中医药大学招聘 山西医科大学招聘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招聘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招聘 支撑岗位招聘 教师招聘 武汉大学招聘 江苏师范大学招聘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招聘 浙江传媒学院招聘 浙江理工大学招聘 清华大学招聘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 管理事务科研招聘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招聘 西南交通大学招聘 西湖大学招聘 阜阳师范大学招聘

Copyright © 2023 高校人才网.

舟航科技 gaoxiaorencaiwang#163.com(#替换为@) 鲁ICP备20220162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