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总书记,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请允许我再次代表全校两万五千名师生,对胡锦涛总书记来我校视察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总书记视察我校,既体现了对广大青年学子的亲切关怀,也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我们深受鼓舞,增添了强大动力。刚才在校史馆和教学研究基地,已经汇报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状。下面,我就农业高等教育的有关问题,再谈一些情况、体会和建议。
近年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全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我们中国农业大学和其他农业院校的招生情况不断提升,本科和大专农科学生在校生总数从1997年的11万增长到2006年的33万,增加了两倍。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农业高等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
我感到,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会对农业存在传统偏见。表现在招生方面,一些中学老师、考生和家长对现代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缺乏了解,不支持或不愿意报考农科院校。二是农业院校服务对象是“三农”,争取社会资源和服务创收方面比较困难。三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受限,由于近二十年来出国留学人员以自费为主,其中学农的非常之少,所以尽管我校制定了优惠政策,许多专业还是一直招聘不到拔尖人才。四是农业院校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尽管近年来设施条件有很大改善,但这方面问题仍十分突出。
借此机会,我想就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几点具体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985工程和211工程对农业院校的投入力度,力求达到中上水平。增加的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场站建设、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
第二,提高对农业专业大学生的人均拨款标准。主要是因为农业专业大学生学费水平明显偏低,教学和学生支出较大。
第三,无条件免除农业专业大学生的学费。这样做,可以增加报考农科的吸引力,可以更好地解决贫困家庭的上学难问题。如果这项措施先在教育部所属5所院校试行,每年需要财政支出大约1亿元左右。如果农业院校全部实行,则每年需要财政支出10亿元左右。
按照中央的部署,我校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出发,确定了“创一流学科,建和谐校园,促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我们将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查找出不足与差距,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民主、校园民生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水平。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不懈奋斗。总书记在五四运动90周年这样重要时刻到我校视察,更加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抓住大好发展机遇,勤奋努力工作,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农业创新人才,取得更多更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发挥出更强更广泛的服务“三农”职能,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